三分鐘看完五府千歲李府千歲傳奇 - 臺北鎮北宮

2022-03-08 2,944

李府千歲,諱名大亮,又稱李府王爺、李王、李大王等,是唐朝開國功臣,聖誕於農曆田四月廿六日,在五府千歲中唯一一位於唐代歷史文獻《舊唐書》、《新唐書》中有所記載的王爺。

一生戎馬守護國家的李府千歲

大王李府千歳諱大亮,唐朝名臣名將,武德初年平定胡人有功,升遷為金州總管司馬,即地方行政長官,不久後官拜安州刺史,監察當地施政狀況「刺」是檢核問事的意思,即監察之職。「史」為「御史」之意。大王童顏鶴髮、深懷仁義之德,為五王之領袖。武德五年,李公大亮以安撫使名義攜同池、吳府千歲領兵平定廣州,巴東流寇。貞觀年間,李公大亮出任涼州都督,貞觀九年與池、吳諸公領兵征伐從吐谷渾進犯而來的番兵番將,後來受封為行軍總管。後來與房玄齡留駐長安,不久得重病,唐太宗親自為他配藥,讓人從驛站送到長安,然而不治仙逝,享壽59歲。在李府千歲仙逝後,唐太宗慟哭不已、甚至為李大亮罷朝三日。追贈兵部尚書、秦州都督,諡懿、陪葬昭陵。舊唐書的撰書史臣讚曰:「大亮有王陵、周勃之節,名下無虛士矣!」。

唐代愛心的慈善家 - 李府千歲

李大亮雖身在高位,但一生愛民如子、廉潔公正,他收養十五位親戚遺孤與幫助許多貧困家庭,在他仙逝後欽點家中財物才發現只餘五十米、三十匹布,甚是清貧。而這十五位親戚遺孤為李大亮服孝時如親父一般慎重,可見李大亮對待他們如同親生兒子般照顧。

「大王好日子」 - 李府千歲擅長擇吉日

李府千歲擅長擇吉日,當時代天府從建廟、選建材、金身開光點眼的日子都是由李府千歲指示。在日治時代,南鯤鯓代天府後方的溪水氾濫成災,嚴重時連萬善爺的小廟都被沖毀,萬善爺必須先遷移到他處。之後,李大王親自降駕,畫了七張「犁頭符」。五位王爺親自乘轎前往溪邊,將七個犁頭符與兩變大鑼拋下溪中,在經過王爺親自作法後,土地漸漸地從水中浮了上來,眾人皆嘖嘖稱奇。隔年春天,五王再指示為了長久之計,需要修建堤防。眾人有感神明靈驗,遂有兩萬餘人參與修建工程,也就是今日的「五王提」。五王堤一完成,南鯤鯓已經沒有後顧之憂,蚵寮、北門等地區不再受水患侵襲,萬善爺也回到原處重建新廟「萬善堂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