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府千歲吳府千歲驍勇善戰的故事 - 臺北鎮北宮

2022-03-08 1,164

吳府千歲,諱名孝寬,江蘇省吳縣人,俗稱三王、吳王爺、吳府王爺、吳府三王,生於隋唐之際,聖誕於九月十五日。其擅長地理風水,又會觀察星象,民間俗語「三王好地理」,為南鯤鯓王爺體系中排行第三的王爺,臺北鎮北宮吳府千歲為南鯤鯓代天府分靈。

懂天文知地理的吳府千歲

吳府千歲,諱名孝寬,俗稱三王、吳王爺、吳府王爺、吳府三王,為唐朝的開國功臣之一。由於幫助唐高祖開國有功,授封「中郎將」,所謂中郎將指主要統領禁宮、皇室的護衛。後來因博學多聞高中進士,奉命出任知府。再繼封「吏部尚書」,所謂吏部尚書用現代的說法就是人事主管,是六部中最高的政治機關,經常教導百姓開墾圳溝,引水灌溉田地,當時的人稱讚他為「眼望天、心在地」,現代吳府千歲信眾有一俗語「三王好地理」來形容吳府千歲擅長地理風水,又會觀察星象。

吳王威猛之名遠播四方

武德五年,李公大亮以安撫使名義偕池、吳諸公領兵平定廣州,巴東流寇。公元六四五年太宗征伐高麗,高麗舉國震動,吳公授封壯武將軍,為寧塑都督留守。吳公嫉惡如仇、年輕善戰,為一忠勇之神。五位王爺神像中,只有池主、吳王戎帽相同,此乃唐朝府兵制中,武官出兵征討時所戴。今可證明池王、吳王「威武」之封號,所言不虛。民間相信池王、吳王派兵出征,最為驍勇善戰。

吳府千歲領兵大戰囝仔公爭奪槺榔山

清朝嘉慶年五府千歲因槺榔山的風水良好而擇地建廟,但當時此地已有囝仔公已據為領地。五府千歲言在渡海來台時就埋下銅錢作為佔地的證明,囝仔公亦說此風水寶地生前就已佔有,有埋下一根銅針為證。雙方請來土地神作公證,結果銅針正好就在銅錢方孔中,無法得出結論。雙方遂點兵鬥法爭地,而吳府千歲因驍勇善戰而作先鋒前去與囝仔公大戰,據說吳三王金身額頭上有一傷痕,就是被囝仔公所傷,怎麼補都補不好。